【亚太日报 姬婧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手机推新品都要像明星一样开新闻发布会了,前有雷军模仿约伯斯T恤+牛仔裤的造型发布小米产品,后有不懂手机的罗永浩硬生生地玩了一波情怀,手机的新闻总是能引起一股骚动,明星代言站台、微博大V助推,公共汽车地铁站墙幕广告,甚至现在更为流行的粉丝口水战,大老板隔空喊话等无不为新产品的出世攒足声势,未见产品已闻其名的国产手机纷纷披上了绚丽的广告外衣,来增加辨识度。
“让智慧更性感”“美,是一种态度”的华为手机,“无生态不超级”的乐视手机,“我们眼中全球第二好用的手机”锤子,“为发烧而生”的小米手机,“薄动心弦”的vivo手机, “更好用的手机”魅族,“不将就”的一加手机,“生性锋狂”的OPPO手机,“我们无法让天下无贼,却可以让他们望而却步”“全球首款千元内指纹识别的手机”大神……都是挖空心思广告先行、制造话题,手机“包装”的时代来了。
广告的火热折射的是国产手机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仅比拼硬件和细节,更比拼对市场的敏锐度和号召力,加上苹果三星这样的世界级巨头,理论上这个市场的进入门槛应该不低,但是现实却是不断有新生力量挤进来分一杯羹。360踌躇滿志地联合酷派切入手机市场,格力因董明珠和雷军的“赌局”也强势进入手机市场,磨刀霍霍向手机,可知这个市场是一个人人可以啃一口的香饽饽还是一碗吐不出咽不下的酸汤?
巨量市场:群雄逐鹿的机会
统计资料显示,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产量累计3677157万台,今年第二季度,国产智慧手机出货1.26亿部,占全球智慧手机出货量的41%,从份额看,小米、华为分列第一、第二,苹果排名第三,VIVO则取代了三星排名第四,国产手机用两三年的时间在苹果三星一统天下的格局中占打出了自己的阵地,以低价高配的智慧手机线包抄苹果和三星的高端产品线路,培养了国内庞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也塑造了国产手机高性价比的用户认知。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高达90%,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欧洲市场。
如今千元智能机大受欢迎,特别是许多低端消费群体,买一台苹果的钱可以买4-5部这样的手机。科技感十足的千元智能机可以满足手机发烧友经常更换自己的手机。在此手机反复运算速度较快的时代,加上中国用户基数巨大,谁都能看出这是一个巨量市场,巨量市场的背后则是令人眼红的利润。
曾经,央视财经频道估算过苹果6的成本价只要1277元,与当下苹果6的售价相比,其中的利润有大概4千元左右。我们且不去考虑软件发展成本、硬件研发成本、关税、公司运营成本、员工的工资等费用提出后所剩多少,但是单机售价与成本价的差额就足以吸引一大批厂商为钱而动。
这样一个市场曾经十年前被诺基亚、摩托罗拉占据,五年前被苹果、三星统治,现在国产机小米、华为占据市场,从国际巨头和山寨杂牌双重夹击中成长起来,不得不说是国产手机整体的进步。小米、华为的成功,给了中国“代工厂”强大的自信,我们不是只能给大品牌代工,不是只能山寨模仿推向边边角角的市场,而是可以成为主流品牌且有利可图,在这一明显信心的支撑下,很多品牌进入这个市场逐鹿。
专利费用:光鲜背后的隐痛
在巨量市场的华丽背后,藏着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隐痛,即专利拥有量极少,付给别人的专利费用极高。
Intel副总裁及法律顾问联合两位执业律师共同撰写了一份分析报告,指出目前针对LTE智慧手机专利拥有者希望收取的专利费整机占比已经超过30%,其中包括高通(收取售价的3.25%)、摩托罗拉(部分专利已转给谷歌、收取售价的2.25%)、阿尔卡特朗讯(最高收取2%)、华为(收 1.5%)、爱立信(收1.5%)、诺基亚(收1.5%)、北电(专利已被苹果等多家公司收购、收取1%)、中兴(收1%)、西门子(收0.8%),还有专利池如Via Licensing、Sisvel等。
以上十一家公司希望收取的专利费占智能手机整机售价已经超过三成,加上三星(约有11%标准必要专利,下同)、InterDigital(约7.1%)与LG(约5.4%),它们从智能手机收取的专利费总共将接近手机售价的四成。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两家公司中兴和华为只占到四成专利费的2.5%,份额极小。具体来说,售价1000元的手机需要支付的专利费用就是近400元,单专利成本就高的吓人。人人都看见这样一个巨量市场,挤进来才发现通向巨额利润的路上当着一座专利大山。
专利大山砍薄利润的隐痛,背后是中国手机行业的痼疾:善于模仿复制成功的单品,不重视从成功的产品中进一步研发具有进一步创新能力的产品,满足于从制造中获取的利润,而不重视投入成本培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痼疾,造成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高端产品线上的虚弱,在中低端产品线上同质化严重,趋向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的现状。众所周知,只有独特创新才能带来巨大的利润,而同质化竞争只会陷入谁都无利可图的恶性循环中。华为和中兴在专利研发上的投入和成果,是国产手机的一线曙光,未来国产手机打破单纯逐利的惯性,储备更多的专利才是关键。
品牌优势:源自创新的红利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对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深度依赖,给了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手机,成为我们大脑的延伸,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接收和处理资讯的方式,更成为一种潮流。我们愉悦地享受iPhone带来的便利时,不会去计较它从我这里获取了多少利益,这是消费者的共同心理,也是苹果的品牌红利。
反观国产手机,能赚到品牌红利的很少,从小米、华为、中兴、锤子,我们开始有自己的手机大牌。但本土品牌还处在“窝里斗”的状态,做空调的、做电视的、做电商平台的、做搜寻引擎的,都拎着钱袋子要进入手机市场。火热的市场会衍生两种情况:众多竞争使得大家纷纷降价拉动销量,大打价格战摊薄利润,进入行业洗牌阶段,留下资本实力强的,资本实力弱的淘汰出局;第二种情况,则是有创新能力的品牌持续推出创新产品领跑市场,逐渐吞食模仿和跟风的产品的市场份额,大品牌市场份额走高,小品牌被逐出市场。两种路径,都必然要优胜劣汰。能真正从手机市场赚到钱的还是坚持创新的品牌。
而华为这几年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华为一直在努力培育自己的品牌溢价能力,华为上榜 Interbrand “ 2014 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 TOP100 品牌”和 BrandZ “ 2015 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是中国惟一进入两大排行榜的中国大陆企业,另据最新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2015年4月,华为以 25.4% 的品牌关注比例领跑国产手机市场,背后是华为每年至少投入销售收入的 10% 用于研发的事实。截至2015年上半年,华为专利申请量总计76687件,其中与终端相关的专利多达18000件;全球累计专利授权量41903件,领跑国产品牌。
坚持研发和创新不仅让华为品牌 2014 年在中国的知名度从2013年的68 %提升至90%,更让华为逐渐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的实力,华为已获得“准许在印度开展手持设备制造业务”的生产批准。创新灌溉品牌生长,品牌做强支持创新,华为这条路子,国产手机品牌可以借鉴。
我们谈论国产手机市场是蓝海还是红海,意义不大,对低端重复的厂商而言,低门槛恶竞争依然是一片痛苦折磨的红海,对中高端重视持续创新的品牌而言,市场永远有新的机会,蓝海永远存在。国产手机品牌的勃勃野心,已经撒在海外市场上了,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甚至欧美市场,已成为华为、小米、中兴、一加品牌试水的标的市场,新兴市场庞大的用户群所能产生的利润是对优质品牌和产品的丰厚回馈。
智慧手机市场,是一个人人都能咬一口香饽饽还是吐不出咽不下的一口酸汤,明智的厂商和盲目的厂商一定有不同的答案。
责任编辑:姬婧瑛
标签: 快手最新2018苹果版
评论列表
生生地玩了一波情怀,手机的新闻总是能引起一股骚动,明星代言站台、微博大V助推,公共汽车地铁站墙幕广告,甚至现在更为流行的粉丝口水战,大老板隔空喊话等无不为新产品的
,是国产手机的一线曙光,未来国产手机打破单纯逐利的惯性,储备更多的专利才是关键。 品牌优势:源自创新的红利 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对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深度依赖,给了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手机,成为我们大脑的延伸,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接收和处理资讯的方式,更
不仅比拼硬件和细节,更比拼对市场的敏锐度和号召力,加上苹果三星这样的世界级巨头,理论上这个市场的进入门槛应该不低,但是现实却是不断有新生力量挤进来分一杯羹。360踌躇滿志地联合酷派切入手机市场,格力因董明珠和雷
【亚太日报 姬婧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手机推新品都要像明星一样开新闻发布会了,前有雷军模仿约伯斯T恤+牛仔裤的造型发布小米产品,后有不懂手机的罗永浩硬生生地玩了一波情怀,手机的新闻总是能引起一股骚动,明星代言站台、微博大V助推,公共汽车地铁站墙幕广告,甚至现在更为流行的粉丝口水战